罗布泊曾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之一,其湖面面积曾达到5350平方千米。然而,进入20世纪后期中国正规股票配资公司,罗布泊神秘消失,现如今只剩下干涸的沙地。令人震惊的是,这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湖泊消失现象正在我国的第二大淡水湖——洞庭湖上重演。
洞庭湖的名字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,因湖中的洞庭山(即今君山)而得名,古时又有“云梦”与“九江”之称。位于长江中游的荆江南岸,洞庭湖的水源来自长江的松滋、太平、藕池、调弦四口,南部与西部则分别接纳湘、资、沅、澧四大水系的水流。
在16世纪至19世纪,洞庭湖曾是我国的最大淡水湖,湖面面积一度达到6000平方千米。然而,到了20世纪90年代,湖面面积锐减至2579平方千米,沦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,且依然无法与同流域的鄱阳湖(面积为3960平方千米)相抗衡。
展开剩余84%近来,洞庭湖的情况愈加严峻,湖水面积急剧下降。8月21日,洞庭湖水域的面积已缩减至仅有546平方公里,较上月减少了67%,同比减少62%。这一变化的幅度之大,令人感到震惊。据中新社报道,洞庭湖已在8月4日提早进入枯水期,创下了自1971年以来的最早纪录,成为51年来的最严重水位下降。
根据岳阳市水文局的数据显示,8月23日凌晨5点,洞庭湖的重要水文站——城陵矶站的水位首次跌破23米大关,达到22.99米,而到了早上8点,水位降至22.96米,较历年同期水位低了6.44米,为近30年来8月的历史最低水位,且水位依旧处于下降趋势。
湖泊生态系统遭到大规模破坏将带来严重后果,其中最直接的便是河床迅速后退,湖水温度升高,含氧量降低,水生生物面临大规模死亡。眼下的洞庭湖,早已失去了曾经“气蒸云梦泽,波撼岳阳城”的壮丽景象。整个河床退后了约4到5公里,视野中满是龟裂的土地,裸露在空气中的河床上,湿润的低洼地带中只生长着枯黄的芦苇。微风轻拂,芦苇微微摇曳,仿佛是在为这片凋零的景象低声叹息。由于湖水退去的速度过快,一些鱼类未能及时逃回湖中,纷纷搁浅在干裂的河床上,部分鱼游到了附近的小池塘,但它们也无力逃脱缺水的命运。河床上长出了低矮的小草,泥土中不时可见鱼类的尸体,有的甚至已经晒干。靠近时,一股刺鼻的腐臭气味扑面而来,令人作呕。湖面上漂浮着翻白肚的死鱼,似乎在无声控诉这场灾难。
洞庭湖水域的大幅减少,加之今年夏季的高温天气,使得干旱情况愈发严重。洞庭湖周边的主要农作物——水稻、棉花以及黄豆等,都需要大量水源进行灌溉。在干旱的情况下,农田只能依赖人工灌溉,而田间的小池塘也早已在干旱的气候下干涸。洞庭湖的河床退后,加剧了周边农田的水源短缺,导致了农业产量的下降,某些品种甚至颗粒无收。
根据统计,湖南省已有超过250万亩土地受灾,农村家庭的收入减少了至少25%以上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,一些耗水量巨大的企业甚至被限制供水,家庭用水也实行分时段供应。
此外,洞庭湖的水产养殖业也面临毁灭性的打击。洞庭湖流域内分布着大量水产养殖户,今年的异常情况几乎使大多数养殖户都陷入亏损。高温天气下,即使供氧系统24小时运作,鱼群仍然无法幸免于大量死亡。更为严峻的是,养殖用水成为大问题。死鱼多了,水质迅速恶化,需要频繁更换鱼塘水,而洞庭湖水位的下降使得他们只能另找水源,给养殖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。
湖泊水域的缩小还会削弱其局部气候调节功能。湖泊与陆地之间的温差变化,会引发一昼夜周期性的湖陆风。白天风从湖面吹向陆地,夜间则相反。这种气流循环能有效调节湖区周围的气候。但随着湖泊的面积减少,调节能力大幅下降,导致气温不断攀升。
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,也是重要的抗洪蓄洪区。当湖泊面积缩小时,其调水能力显著下降,容易引发洪涝灾害。每年七八月份,洞庭湖出水量通常最大,达到来水量的2.6倍。如此庞大的出水量,必然导致湖泊面积迅速减少,水位急剧下降。
洞庭湖的水源主要来自长江流域的四大水系(湘、资、沅、澧)和四大进水口(松滋、太平、藕池、调弦)。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,再加上拉尼娜现象的影响,今年的七月,副热带高压的范围扩大,导致长江流域持续高温少雨,主要河湖的水量大幅减少,水位普遍偏低,干旱情况较为严重。
随着高温天气的持续,大量湖水被蒸发,而今年东南季风带来的降水量明显偏少。长江流域的降水量几乎可忽略不计,导致“四水”“四口”的径流量减少,且部分水流已断流。若这种趋势继续下去,洞庭湖可能会面临与罗布泊相似的命运。
此外,随着用水需求的增加以及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,湖泊面积的缩小也加剧了。洞庭湖在20世纪初的湖面面积为4500平方千米,但到1950年代,面积已缩减至3100平方千米。今天,最小的面积已缩小至仅546平方千米。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让人深感惋惜。上世纪人们为了开发耕地而围湖造田,破坏了湖泊上游的植被;随着国家发展进入高速期,人口增长,工业、农业及居民生活用水需求激增,水资源的节约意识淡薄,非法建筑侵占湖泊等因素,也导致湖泊面积的不断缩小。
面对这些变化,我们不能忽视。相关专家预测,随着8月底和9月初长江流域将迎来大范围降雨,洞庭湖的水量问题可能得到缓解。与此同时,气温将逐渐下降,湖水的蒸发量也会减少。为应对当前局势,相关部门已经启动了补水工程,北部的一期补水工程已投入2.57亿立方米水源,同时对三峡水库进行了调度,减缓了水位下降的速度,并有效保护了生态系统不再进一步受损。后续还将进行湖面和干涸河床的清理工作,避免生物污染的扩散,确保水质安全。
罗布泊的消失中国正规股票配资公司,以及全球气温上升导致的湖泊面积急剧缩小,都是大自然向我们发出的警示。人类的每一个决定最终都将回馈到我们自己身上。我们不应等到下一个“罗布泊”的悲剧上演时才后悔,而应立即采取行动,避免灾难的进一步蔓延。
发布于:天津市易云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